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澳门+横琴”高效联动完成台风“韦帕”全链防御与应急处置工作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7-21 17:16 访问量:-
收藏 打印 字体:【

720日,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二次在华南沿海登陆,其巨大环流给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带来最大13级阵风和大暴雨影响。面对严峻考验,合作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总统一指挥下,携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零伤亡、少损失、快恢复”为目标,高效完成全链条防御与应急处置,为琴澳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守牢安全底线。

一是提前部署,应急响应提级扩面。1821日期间,省政府党组成员陈良贤先后2次率队赴合作区督导台风防御情况,合作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执委会主任张永春,省委横琴工委书记陈勇,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省横琴办主任聂新平,省委横琴工委委员、省横琴办副主任叶真等合作区领导班子成员坐镇指挥,先后6次召开防汛部署会、5次视频调度会,并多次抵达现场检查。根据气象红色预警,合作区24小时内连续完成3次应急响应提级,于20日凌晨3时将防风Ⅱ级升至Ⅰ级、防汛Ⅳ级升至Ⅲ级,并全范围实行“五停”措施,实现预警、响应、行动无缝衔接,牢牢掌握防御主动权。

二是琴澳联动,应急措施高效协同。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立“同步监测、同步会商、同步预警、同步响应”联动机制。双方应急、气象、水文、交通、口岸等部门加密会商6次,合作区防风应急响应与澳门风球信号精准匹配;横琴大桥、二桥、金海大桥与澳门友谊大桥、西湾大桥同步实施交通管制;横琴口岸临时关闭期间,两地口岸查验单位实时共享客流信息。2010时许,澳门8号风球导致公共交通临时停运,横琴口岸澳门侧近200名旅客滞留,合作区第一时间调运应急生活物资,在海关、边检、澳门警方配合下,30分钟内完成物资交接,联合做好旅客疏导和情绪安抚。

三是加强值守,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响应期间,各级责任人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到岗履职,“一键通”保持在线。及时组织气象、水利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并通过线上工作群、预警平台等发布各类预警信息25余万条,指引群众科学防灾避险。提前组织消防、供电、通信、排涝、市政等领域共11支、660人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前置到各重点部位,充足配备排涝泵车、应急发电车、橡皮艇、便携式水泵等应急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

四是全域排查,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坚持“八个再查一遍”,累计派出检查组80个、巡查人员800余人次、车辆180辆次,对在建工地、地下空间、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倒伏树木、排水管网、户外广告、危化品企业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落实闭环整改、动态清零。在建工地塔吊、施工电梯等关键设备全部完成加固;3处在册地质灾害风险点周边设置警示标识,并加密巡查频次;2225株行道树完成加固支撑,599处雨水篦子、排水渠口完成清掏;769块户外广告、店面铭牌完成全面排查加固。

五是临灾管控,人员转移快速彻底。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做到船回港、人上岸、工停工、校停课、景关停。石栏洲海边2134名养殖户全部转移,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3名居民全部转移并妥善安置,劝离观浪拍照人员5人。57个在建工地全面停工,6728名在建工地人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场所。长隆、星乐度、石博园等景区全部关闭,长隆景区6000余名滞留游客统一安置至酒店并落实专人管理。应急避难场所累计接纳转移人员7264人次,并充足配备八宝粥、饼干、矿泉水等物资,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安全住所。

六是迅速恢复,善后处置井然有序。台风登陆后,合作区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防汛部署会,对灾后环境清理、卫生防疫、园林修复、市政维护等善后准备进行部署。本次台风期间,合作区受影响树木4606棵(其中倒伏树木1625棵)、路灯受损59杆、广告牌倾倒30处、护栏损毁204米、施工围挡和安全网损毁320平方米、通讯基站故障5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2万元,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各专业抢险队伍连夜作战,24小时内全部完成清障和修复。21日起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专业消杀队伍对积水区域、垃圾堆放点、地下空间、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实施防疫消杀,确保灾后无疫情。

接下来,合作区将围绕“预警发布、转移安置、抢险救援、琴澳协同、物资保障”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复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防汛防台风工作积累更加丰富经验。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