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党建工作处统筹机关党委、执委会直属党委、社区工作党委、教育系统党委四个基层党委,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部署,以项目化思维谋划实施了36个有特色、能落实、可示范的“书记项目”,持续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引导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助力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效果显著。一是强化“第一责任”保障“第一要务”,服务理念由松散合作向紧密一体转变。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压实主责主业意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引导各基层党组织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创新“党建+”共建联建模式,推动合作区内法规宣传、招商引资、金融政策创新、经济多元化指标体系建设、税收政策推广等多项工作、项目落地落实,组织各支部书记深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学校、社会组织开展调研100多次。二是奋力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服务模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制定“施工图”,引导党组织书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由支部书记挂帅出征,党员带头项目攻坚,细化分解任务,形成精准对接机制,使项目按照序时进度、高质高效转化为“实景图”。合作区各领域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书记项目”为抓手,聚焦深度合作、服务琴澳发展,全面推动人才交流、培训推广、专业研讨、经济法律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引进抖音、小红书等头部企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公证”服务,实现琴澳两地制度、机制和规则的互认、融合与衔接,助力琴澳居民生活就业新空间建设。目前,36个书记项目已全部落地完成。三是破解“老大难”蹚出治理“新路子”,品牌建设由培育向深化转变。自2022年开展书记项目以来,合作区各基层党组织强化任务牵引,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党员队伍建设、社区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找准融合发展的路径载体,以务实的作风推动支部工作不断创新。政法处党支部以“书记项目”赋能基层治理成效,成立合作区首个网格员工作室,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社会事务局党支部精耕“书记项目”,推动成立以村民代表为公司股东的股份有限公司,解决了无集体经济主体遗留的诸多历史问题,维护了村集体合法权益。
下一步,党建工作处将持续做优做强“书记项目”品牌建设,深化拓展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把书记项目工作摆到更突出、更重要、更核心的位置,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形成先进典型持续接力、示范引领持续深入、榜样作用持续发挥的良性循环,为服务合作区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